2024年4月,安徽省第四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督察安慶市發現,安慶市城區順安河、新河、大寨河治理工作推進不力,水環境污染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
基本情況
順安河、新河、大寨河是安慶市城區的主要河流,長度分別為2.14公里、2.09公里、5.48公里,3條河流水體污染問題曾多次被中央或省級相關部門披露。此次督察發現,安慶市對城區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重視不夠,3條河流沿線雨污分流仍不到位,生活污水直排、溢流現象依然存在。
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順安河水體污染嚴重
順安河是安慶市城區主要排澇通道之一。2021年以來,順安河水質長期為劣Ⅴ類,2023年氨氮年均濃度為10.51毫克/升,其中6個月達到城市黑臭水體標準,單月濃度最高達30.8毫克/升。2024年3月,督察組暗訪發現,順安河泵站閘外積存較多黑色污水,氨氮濃度達13.54毫克/升,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12.54倍。
督察發現,迎江區雖對順安河匯水區域10個住宅小區雨污管網進行了排查,但推動整治不力,其中7個小區仍存在雨污混排問題,大量生活污水通過雨水管網長期直排河道,嚴重污染順安河水體。碧桂園鉆石郡小區雨水管網外排水化學需氧量、氨氮濃度為116毫克/升、29.6毫克/升,分別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4.8倍、28.6倍。皖江大道橋西南側排口有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在河面形成白色污染帶,采樣監測顯示,氨氮濃度為14.03毫克/升,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13.03倍。
(二)新河水質呈惡化趨勢
2018年、2019年生態環境警示片連續披露生活污水排入新河,造成水體黑臭問題。安慶市雖在新河菱南橋、人民路橋、龍獅橋實施了末端截污工程,開展了雨污管網排查整治,但上游區域生活污水納管問題一直未解決。新河沿線現有6座截污閘,收集20余個單位和小區的雨污合流水。2024年3月,督察組暗訪發現,菱南橋、人民路橋截污閘均有污水溢排新河,其中人民路橋截污閘溢排污水氨氮濃度為8.24毫克/升,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7.24倍。
由于截污閘污水溢排入河現象頻發,近三年來,新河水質呈惡化趨勢。2022年有3個月為劣V類,2023年有5個月為劣V類,2024年3月部分河段氨氮濃度上升至13.8毫克/升,為黑臭水體。
(三)大寨河整治不到位
2015年,大寨河被安慶市列為城市黑臭水體,雖經多輪整治,但控源截污仍不到位,水質長期為劣Ⅴ類。2018年大寨河第一輪治理工程完成,但不到一年,就被住建部督察組及省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指出污水直排問題未得到實質性解決。2024年3月,大寨河再次實施清淤工程,但仍未有效解決周邊控源截污問題,沿線仍有多個排口向河道排放污水。其中,白澤路橋東北側雨水排口外排水氨氮濃度為24.2 毫克/升,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23.2倍。2023年以來,光彩大市場四期東北側污水排口被商戶多次投訴,卻一直未得到解決,采樣監測顯示,化學需氧量、氨氮、總磷濃度分別為104毫克/升、24.9毫克/升、1.96毫克/升,超地表水環境質量Ⅲ類標準4.2倍、23.9倍、8.8倍。
原因分析
安慶市城管、住建部門對城區生活污水治理統籌謀劃不足,工作推進不力。迎江區、宜秀區實施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等雨污分流不到位,部分水體久治不清。